联系方式
地址: 合肥市蜀山湖
路350号2号楼
邮编: 230031
电话: 0551-65591242
传真: 0551-6559127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子站>职能部门>人事教育处>离退休工作>旧版>重要专题>蜀畔红枫>离退职工创作
科学岛早期教育工作的记忆——对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访谈
发表日期: 2022-12-02 作者: 李胜利 点击率:
【打印】 关闭

  讲述人:退休职工、离退休理论小组成员、科学岛党支部党员李胜利,原合肥分院、合肥研究院人事教育处处长

  1971年1月12日我满怀青春的激情,从农村知青点走进了董铺岛(科学岛),从此与美丽的小岛结下了一辈子情缘,成为一个科学岛人。五十余年,我们用青春和热血参与科学岛的建设与奉献;用岁月和事件见证了科学岛的发展与壮大。

  让我们抹去时间的尘埃,追忆历史的片段,讲述科学岛人的故事……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所经历的有关科学岛职工培训、继续教育、子弟学校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有关教育的一些事儿。

  由于时间久远,加之档案材料的缺乏,文章中所涉及的数据和人物难免有不尽严谨的地方,文责自负,以事实为准。同时,为了叙述方便,分别以一问一答形式进行。

  通讯员:李老师好!听说您是岛上老教育工作者了,请您谈谈科学岛早年教育方面的一些事,既是让科学岛年轻人了解老一辈走过的路,也是对将来编纂科学岛史提供参考。

  李胜利:谢谢,能有机会回顾我们这一代人在党的领导下,为科学岛的科研教育事业做一些事情,是很有意义的。我是1971年1月12日来到岛上的,当时称为董铺岛,单位只有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一家,对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某部队6516工程。我于1973年8月赴复旦大学学习,1976年8月毕业回原单位。从那一刻起直到2009年退休,四十多年都是从事教育工作,即使后来到了人事部门,那也是人事教育处,真可谓与岛上各类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见证了科学岛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讯员:说的“各类教育”是什么意思?

  李胜利:这要从一句调侃的话说起:当时,了解岛上情况的人说,岛上是个小社会,除了火葬场没有,其余的都有。同样,岛上的教育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教育门类齐全,一样不少。为什么说“各类教育”?你看,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技校、中专、大学和硕士博士的研究生教育;还有,职工教育方面有继续教育、职工培训、电视大学和全日制的“七二一”大学等等。

  通讯员:请问什么是“七二一大学”?岛上这么多类型的教育,请给我们做个具体介绍。

  李胜利:好的。那就从时间的顺序上讲述岛上教育的故事。这些都是我记忆的片段,仅供参考。

  第一片段:岛上曾有一所“七二一大学”(1976年8月——1978年8月)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七二一大学”只是一个赋有历史意义的名词了。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全国大学停止招生工作,造成了各类人才的断层。毛主席于1968年7月21日在《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调查报告批示中指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岛上的“七二一大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办的,它的全称为“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七二一大学”,校址设在现在的菜市场红砖小平房。1976年8月招生,学生都是由研究所工厂和研究室推荐来的工人和实验人员,共计28名。学制为二年,全脱产带薪,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学校直属研究所管理,编制7人,校长由研究所领导兼任,专职副校长1人,行政人员1人,后勤人员1人,教师4人。开设课程为政治、数学、机械和制图等,我是政治教师兼班主任。学校就开办了一届,到1978年学生毕业后就停止招生,专业老师也回到了研究室,我和其他行政人员编制整体转到刚成立的合肥分院教育处了。

  通讯员:“七二一大学”28名毕业生在特殊年代脱产学习二年是难能可贵的,这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吧?

  李胜利:是的,这批学员毕业后虽然没有承认学历,但是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又夯实了专业基础课程,使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如虎添翼,成为骨干和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和提升自我的能力。据我所知他们中有的成为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术工人和中层管理人员。

  第二片段:岛上曾涌起外语学习潮和大学回炉热(1978年——1985年)

  1978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情,我国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科学大会的召开,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院在岛上组建了合肥分院。中国科学院根据全院职工状况和国家科技发展需求,决定在三五年内,要把培养人才工作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开展全员培训。当时在岛上办的最热火的是外语强化培训和工农兵学员的回炉集训。为了适应职工教育的形势需要,合肥分院成立之初就设立了教育处编制。同时,将原安光所“七二一大学”改为“合肥分院职工培训学校”,隶属教育处,承担分院系统的各类培训任务。记得当初外语培训开设了英语、日语两个班,几年下来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学习,主要是1970年前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回炉集训是针对岛上200余名工农兵学员,以补习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外语为主,培训实行严格的结业考试,并将成绩记入档案。这么集中的培训,需要大量的高水平师资。为此,教育处采取内部挖潜、借调和外部调入、聘任等办法解决师资缺少的问题。同时,开办电视大学和电化教育,解决了一部分职工的学历问题。那个年代职工的热门话题和关键词就是“知识更新”,像我这样的行政管理人员,也曾到青岛参加由上海分院举办的日语强化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一个“人人学习、全员培训”的局面迅速形成,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科研前沿论坛等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岛上。

  通讯员:李老师,改革开放和“科学的春天”带来了人们对知识的重视和学习的渴望。听说当年许多科技人员就是通过外语培训后,才从岛上走出国门,有的留学深造,有的作为访问学者,融入了世界科学技术的王国。

  李胜利:是的,改革开放后我们迎来了整个世界。可是,由于语言交流的困难,使科技人员望而却步。记得当时中国科学院与外交部联合向驻外使馆派出科教文外交工作人员,就是由于语言问题选拔不出人来,尤其是小语种人才更为奇缺,当年的外语培训班可谓是及时雨。时至今日,许多走在科研前沿的院士、学术带头人回忆起当年参加外语培训时的情景,都是饱含感情的。

  通讯员:当年培训热潮的兴起,是否对今后岛上继续教育和职工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李胜利:任何一个好的制度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完善的。1984年8月为适应继续教育和职工教育方兴未艾的局面,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有关规定,合肥分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文件规定高中级科技人员每工作3年,可有半年的学术进修时间,除出国进修外,培训方式还包括在国内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研讨班、暑期培训班等。培训重点是外语、计算机和学科领域的发展概况及最新成果。随之又配套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规范各类人员的学历和非学历在职教育工作目标、内容和管理流程,有力地推动了岛上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同时,为更好地组织和推动职工教育工作,在中国科学院教育局的指导下,我们于1986年成立了职工教育和继续教育协会。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业务骨干匮乏、知识结构老化、不适应当代科技形势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善。

  第三片段:岛上曾是中国科学院教育的一面先进旗帜

  岛上早期各类教育的蓬勃发展既与社会大环境有关,也与中国科学院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分不开。中国科学院教育局为了以点带面,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将岛上的教育树立为先进典型,多次给予关心和支持。

  通讯员:李老师,请您介绍一下当时岛上教育的先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做法和成绩为中国科学院的教育工作起到了什么推动作用?

  李胜利:岛上当年教育的先进性主要有四条:一是各届各级领导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放手教育。二是形成了一支热爱教育、能干教育、干好教育,与教育共同成长的稳定队伍。三是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教育为人才成长、科研发展服务。四是教育工作与教育理论双翼齐飞。由于四条的一以贯之,在岛上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及优良的教育传统和融入现代的教育理念。岛上教育的实践为中国科学院教育工作提供了典型经验和生动案例。为此,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末10年期间,中国科学院的教育会议、研讨班和培训班在岛上举办了23次,得到全院教育系统的赞赏和重视,并多次获得荣誉和专项经费的奖励。例如:岛上搭建了全院第一个以闭路电视和电化教学相结合的教育载体,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以等离子体所为主体,惠及全岛的创造学授课体系,开创了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学习创造学的先河;以岛上研究生教育工作团队为主、中国科学院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课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学位授予质量评估办法》,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获得1992年国家科技成果奖为了面向国民经济、面向市场,岛上教育团队编写了《科技开发经营学》教科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等。

  通讯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岛上教育团队拼搏奉献的结果,您对这个团队一定有特殊的感情吧。

  李胜利:是的,岛上的教育团队是一支特别能工作、能奉献、讲团结、讲大局的集体。我们这些成员都是有相似的经历,共同的理念。通过多年共同工作与生活的历练,相互理解与默契,这份感情是值得怀念的。在此,我要向季幼章、董俊国、文公皊、李家明、周莉、张英、孟宪喜、闫庆、冉广张凤萍等老同志致敬,感谢他们对岛上教育工作做出的贡献。

  通讯员:感谢李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这么多科学岛教育发展历程的故事。如今,在们工作的基础上,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合肥研究院职工队伍的文化程度和教育层次都已经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教育永远是常青的,学习也是永恒的课题。们那个年代进取、奋斗、创新、奉献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后人,这也是科学岛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胜利谢谢,我们只是做了那个年代在自己岗位上应该做的工作。祝愿科学岛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在新时代里不断蓬勃发展!

皖ICP备 0500010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邮编:230031 电话:0551-5591234 电子邮件:ltx@hfcas.ac.cn
大片a免费观看在线视频,18禁大片免费播放器,一级a爰片免费观看,日本一级特黄大片免色